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社交及情意成果

減少抑鬱或焦慮的干預

Zhang及團隊最近進行的一項統合分析評估了校本的心理健康干預對抑鬱和焦慮的有效性。統合分析包括29項研究,評估了在幼稚園至12年級實施的32個計劃。大多數研究在澳洲(41%)和美國(28%)進行。研究發現: 整體而言,干預減少了抑鬱和焦慮(ES=+0.24,p=0.002)。 在中學實施的干預具有...

23 12 2022
成長性思維干預如何幫助學生?

「思維模式」或「內隱理論」是指關人類屬性(例如智力和情感)之可塑性的各種潛在信念。Huang 及團隊事最近進行了一項先導實驗,以檢示成長思維干預對學生的內隱智力理論、內在動機和學業成績的影響。作者把干預擴展以建立關於情緒可塑性的信念,以致學生能夠調節情緒,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這可能會加強他們學習...

18 11 2022
基於遊戲的學習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情緒嗎?

與傳統教學相比,通過教育遊戲學習的學生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學術成就。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和控制價值理論,基於遊戲的學習(GBL)促進學生的「正面學業情緒」(PAE,例如:喜悅,自信,希望)並減少「負面學業情緒」(NAE,例如:焦慮,沮喪,感到空虛),因為教育遊戲很有趣,學生在其中體驗更多的自由和自主。然而,...

21 10 2022
聚焦於家長的干預對兒童焦慮之影響

對於兒童焦慮,研究人員認為聚焦於家長的干預是以兒童為中心需高密度資源和時間之認知行為療法(CBT)的重要替代方案。Jewell及其團隊的一項統合分析旨在調查聚焦於家長的干預在減輕學齡兒童焦慮症徵狀方面的效能。 這項系統性研究搜尋了五個資料庫,納入了從1999年至2020年間發表的29項合資格研究。在...

26 08 2022
為初小學生而設的社交技巧課程之評鑑:  We Have Skills

一個由Smolkowski 及團隊於2022年1月刊登的研究滙報了對We Have Skills  (WHS)課程的評鑑及其對學生及老師之影響。WHS是一個短期全方位課程,目的旨在加強初小學生的學術及社交技能,而同時間提升老師課室管理之效能。   2015年至2019年間,來自不同州份的127名初小...

30 07 2022
將動物帶進課堂: 給兒童的人道教育 

現今世代的兒童於他們早期的認知及道德發展都有一種自我中心的傾向。他們似乎對非人類的動物及整個生態環境都欠缺了一種理解、同情及欣賞的心態。為了幫助兒童提早發展愛護環境的視野,Ngai 及團隊進行了一個先導計劃,當中包含了一個以校為本以動物輔助的人道教育計劃 – 童狗有話兒 (CARing Kids),...

08 07 2022
學業干預對小學生的學業成就及學業焦慮結果之影響

近期由Fishstrom 與團隊進行的一個整合分析探討了學業干預對幼稚園至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的學業成就及學業焦慮之影響。 此項整合分析基於11項研究及34個效應值,當中的17個為學業成就結果,而另外17 個為學業焦慮結果。分析顯示學業干預帶來了達統計顯著性的好處 (g = 0.63, k = 11),...

08 07 2022
幼兒時期的具身社會-情緒學習

以校為本的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 課程最先出現於北美,其後逐漸成為全球幼兒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基於社會-情緒能力的本質已具有具身性及文化回應特質,作者們因應一項社會-情緒學習課程的開發及實施而提出一個生物生態性及具身性框架(如以下圖示)。   ...

30 06 2022
學前時期的干預有效嗎?

於2003至2004年期間,一組研究人員於12個Head Start 計劃中進行了一個為期一年的社會情緒學習干預,當中涉及來自22個班級的192個兒童。此干預名為「Head Start REDI」,結合了PATHS (一個享負盛名的社會情緒學習干預 ) 和一個根據PATHS的社會情緒主題而行的日常互...

02 0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