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學業成績

網上暑期計劃對高中生重獲學分的影響

最近的一項隨機研究評估了暑期課程在高中重獲失去之學分的效用,比較了兩種教學模式:網上學習與由老師指導的課堂。 在洛杉磯的學校中,代數 I 或英語 9 課程不及格的學生被隨機分配到網上或課堂上接受重獲學分計劃。對於代數課程,305名學生被分配到網上學習,308名學生被分配到課堂課程。對於英語課程,56...

18 08 2023
幼兒期執行功能與學業成績的關聯之跨文化比較

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EF)是一套自我調節技能,用於有意識地引導思想,行動和情緒以達成目標。EF包括認知方面(「冷」EF)和情感方面(「熱」EF)。冷EF涉及工作記憶、抑制控制和認知彈性,而熱EF則涉及基於情緒的決策。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Chen和Yeung比較了熱EF和...

21 07 2023
「閱讀學徒」計劃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最近,「有效教學策略資料中心」(What Works Clearinghouse, WWC)對「閱讀學徒」(Reading Apprenticeship)的效用進行了一項系統性綜述。「閱讀學徒」是一項提供線上或面對面學習的專業發展計劃。該計劃引導教師幫助學生發展閱讀理解能力,並促進閱讀的興趣、參與度...

21 07 2023
密集式數學輔導對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影響

以美國Saga Education為藍本,通過學校、資助者及服務提供者的合作,在荷蘭開發了一個密集式數學輔導計劃,以支援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該計劃由導師在整個學年中每週四次向每對學生提供輔導。在課程中,導師重溫了老師向全班介紹的數學概念,並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個人化教學。 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評估了該計劃對...

07 07 2023
認知需求與學業成績有關嗎?

「認知需求」是指個人對於積極從事認知活動的偏好。這是一項重要的個體差異因素,可能影響並與學業成績相關。因此,Liu和Nesbit最近進行一項統合分析,以調查認知需求較高的學生是否比認知需求較低的學生表現出更好的學績成績,並評估研究背景、方法和測量工具等14個因素的調節效應。 這項統合分析包括符合以下...

09 06 2023
提高學生閱讀成績的同儕輔助策略

「Raffi和他的朋友們」(Raffi and his Friends)是一項整班同儕輔助策略,包括20 節結構化課程,教師使用澄清、提問和預測策略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異質性小組合作學習,高閱讀技能學生和低閱讀技能學生通常會匹配為學習二人組。 最近發表在 Contemporar...

09 06 2023
準教師於疫情期間面對的教學排練困難

在向未來中學科學教師的本科課程中,教學法的導師進行了一項質性研究,分析了突然將教學排練切換到線上形式的體驗。該課程中的十五名準教師有一半在2020年3月課程切換到虛擬形式之前,能夠與同儕進行面對面的教學排練。另一半則只能在線上排練中實踐。 關於如何最好地教授嚴謹和公平教學的教學方法,幾乎沒有共識。宏...

19 05 2023
中國師生關係與學業成績的關聯

最近發表於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的一項研究中,Lei及團隊進行了一項三階層統合分析,探討了中國師生關係(TSR)和學生學業成績(SAA)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在等級制、集體主義的中國,師生關係與學生學業成績之間的正相關比平等主義、個人主義的西方社會更高,因為在...

05 05 2023
「實證為本」在計劃評估中可有不同的意思?

「實證為本」是目前流行的概念,它假設識別具有有效正面效果的高質素干預措施將廣泛提高教育成果。資訊交流所(Clearinghouses, CHs)通過設定其選擇的科學標準、評估所需質素的研究、綜合研究結果並提出建議,以此推動這一進程向前發展。為了探究不同CHs中「實證為本」含義的一致性,Cook及團隊...

05 05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