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好的問題對於知識建構和科學學習至關重要。黃和她同事。進行了兩項實驗以研究「邊教邊學」(教學式學習)對生成研究問題的影響,並將其與另外兩種生成學習方法進行比較:提取練習(retrieval practice)和概念圖(concept-mapping)。研究問題對應於布魯姆學習層次(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中的「創造」層次,代表通過新穎的調查探究產生新知識的最高層次。
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共 152位本科生參加了兩個實驗。他們首先被指導生成創建層次的研究問題,然後獲得一篇科學文字材料,並隨機分配到三種學習方法之一:(a)建構概念圖,(b)具有學習和提取間隔的提取練習,或(c)通過筆記準備,視頻教學和回答預設問題來進行教學。在實驗1中,參與者在實驗1的學習階段結束後立即測試他們生成創造層次問題和回憶文本內容的能力。在實驗2中,所有三組在學習期間都回答了預設問題問題,並且在48小時後進行測試。調查結果如下:
- 在兩個實驗中,進行「邊教邊學」產生的創造層次研究問題比概念圖或提取練習更多。
- 在兩個實驗中,進行「邊教邊學」在內容回憶方面比概念圖表現更佳,但與提取練習相比沒有顯著差異。
- 進行「邊教邊學」在學習後即時的內容回憶測試中表現優於提取練習,但在48小時延遲測試中提取練習表現更好。
結果表明,僅僅獲得資料性知識對提高高階研究問題生成能力是不夠的。教學涉及組織材料,產生闡述和推論,以幫助觀眾理解。因此,作者建議參與「邊教邊學」者體驗更高水平的生成處理,使他們能夠產生新的想法和研究問題。
文獻來源:Wong, S. S. H., Lim, K. Y. L., & Lim, S. W. H. (2023). To ask better questions, teach: Learning-by-teaching enhances research question generation more than retrieval practice and concept-mapp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37/edu0000802…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