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家長短訊為孩子的學習行為帶來正面影響的想法愈來愈受歡迎。最近一個由Catherine及團隊所進行的研究推斷一個利用MORE@Home程式以短訊作干預的計劃可幫助提升家長的參與度,而短訊中特定的內容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此研究檢示了三個範疇:訊息個人化、閱讀取態之差異及目標確立之用途。 研究設計...
08 07 2022最近,Bratlie與團隊進行了一項關於小學二年級挪威語詞法課程的研究。雖然這項以電子遊戲為本的課程並非特別為語言少數學生而設,研究人員冀望探討語言少數及語言多數學生在課程中表現的差異,以及初始語言素養及背景對學生表現的影響。為了了解當中的差異及關係,研究人員觀察了來自挪威3個不同省分12所學校的7...
30 06 2022實行提早學習英語為外語(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的教育政策於現今中國,甚至全球各地,都掀起了一股熱潮,目的在於讓兒童有更好的準備來迎接全球化的世界。雖然中國國內也蘊釀着如此的一股熱潮,但跟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政府一方鼓勵儘早展開EFL, 但同時間亦為了保...
14 06 2022將電子遊戲引入教學內容、在小學課程中使用電子遊戲教授傳統學科已成為近年興起的風氣。游雅婷與崔夢萍進行了一個關於電子遊戲式學習的準實驗研究,探討此學習模式對小學生的中國語文學習進程之影響。作者邀請了126個小學四年級生 (年齡約9 – 10 歳),分別來自台灣台北一所小學的六個班別,其中的四班為測試組...
02 05 2022Emily K. Snell 與同事最近實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來評核市區校網內學前幼童以電話短訊形式進行詞彙學習的有效性。該研究包括了346個學生 (173人為干預對象,另外173人為 對照對象),分別來自49個學班 (24班為干預組別,25班為對照組別)。整個計劃為期7個月,中間的5個月進行干預,...
01 04 2022Lawson-Adams及其同事最近發表在《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探討了用唱歌和有節奏地誦歌方法向幼稚園學生教授詞彙的效果。研究人員使用了受試者內設計 (within-subjects design),參與者來自一個地區4個學前課室...
25 02 2022許多研究發現,兒童與人工智能(例如機器人,語音助理)能自然對話,這表明語音代理作為兒童社交夥伴的可行性。此外,「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 DR),包括提出開放式問題以激發兒童的思維和提供回饋,已被確定能提升兒童閱讀故事書的益處。Xu及其同事比較了與真人進行對話式閱讀和與非人類...
21 01 2022中學教育,計劃評鑑, 語言發展 Rosetta Stone Foundations 設計了一款軟件,藉著個人化支援和實踐來改善英語學習者的成果。該軟件Rosetta Stone Foundations English(RS)是可自定進度用於課堂常規教學外的補充材料。該軟件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口語和聽力練...
21 01 2022學齡前兒童的語言能力和識字技能是兒童未來閱讀成績的基礎。最近一項後續研究調查了於幼稚園時期接受了語言能力和讀寫能力的「SPELL」干預的丹麥學童,致二年級時閱讀技能的長遠影響。 「SPELL」是「結構性建立學前語言能力和讀寫能力」的縮略詞,改編自一個全班共同閱讀的干預「Read It Again-P...
17 12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