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的師生關係有助學生的認知、社交和情緒發展。從過往的嚴謹研究中了解有效的策略,對促進正面的師生關係至關重要。最近發表在《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上的一項統合分析,旨在為學校和全班式的師生關係干預計劃辨識最有效和最常見的實踐要素。 這項統合分析回顧了幼稚園至十二...
27 01 2021體能活動對促進幼童發展至關重要。一項最近由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研究團隊進行的系統性回顧,探討了於大自然中進行遊戲對幼童的健康與發展是否有益。回顧包括了檢視於自然環境進行非結構遊戲的量性研究,這些研究以2至12歲、沒有健康或發展問題的幼童為對象,總共包...
16 12 2020Charlton和他的同事回顧了不同種類的全校性干預措施。這些措施意在提升師生對學校氛圍的感知,包括參與(關係的品質)、安全(校園衝突、欺淩和暴力)及環境(學校環境的品質)。回顧只包括了於1989年至2019年間發表的文獻。 回顧總共辨識了26項研究(來至28篇論文),其中18項研究關於小學生、7項...
02 12 2020不同背景、方法及成本的學校課後輔導計劃試驗,都各自展示了針對個別學生及小組的課後輔導計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然而,一項最近發表的統合分析希望進一步歸納1980年以來相關領域研究之發現,這是首項針對自學前班到高中十二年級的課後輔導干預類別的實驗研究所作出的統合分析和系統性回顧。作者把課後輔導定義為「一對...
07 10 2020一項最近出版的統合分析探討了適異性教學對小學生的讀寫能力影響。適異性教學即是指教師「根據每位學生於準備程度、學習背景和興趣方面的差異,修改教學內容、過程、及/或成品」,這些修改可以在教學前預先設計,或於教師回應學生學習時有機地發生。教學可透過調整內容(學生學習的內容)、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或成品(...
09 09 2020發展元認知與自我調適學習技能可提升教育效能及成績。有證據顯示,針對這些技能的干預計劃可能對社經地位低的學生有益,然而我們仍然在學習如何能最佳促進這些技能發展。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Daniel Muijs和Christian Bokhove最近發表的回顧綜合了多項研究,以確定對元認知及自我調適學習發展最...
27 08 2020英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一份工作報告檢視了「獎勵」對學生努力和表現的短期影響,包括了不同的獎勵份額、類型及給予獎勵的方式。其中一部分的研究在7,000多所中、小學進行了多年的實地試驗,有關發現如下: 把獎勵塑造成「損失」比起「收穫」有更為明顯的結果,即是在進行評估之前就給予獎勵,並讓學生知道他們達成一定...
29 07 2020與敘述性的文章相比,學生往往表示較難理解資訊性的文章。有什麼教授資訊性文本(說明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有強而有力的證據支持? 其中一種支援策略是教授學生認識說明文的結構,這些文本結構包括了意念的組織、意念之間的關係、以及用作向讀者傳達這些意念的詞彙。這種策略背後的理念是假如讀者能夠理解作者運用不同結構組...
01 07 2020Jen Dietrichson及其同事發表了一份坎貝爾協作組織的系統回顧,檢視了校本閱讀及數學支援計劃對學習有困難及弱勢學生的效用。研究檢視了針對閱讀及數學技巧的計劃,包括閱讀理解、流暢度、代數及分數。他們亦回顧了運用特定教學方法的研究,包括同儕輔助學習、提供誘因、小組教學、監控進度、電腦輔助教學、...
01 0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