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電子遊戲引入教學內容、在小學課程中使用電子遊戲教授傳統學科已成為近年興起的風氣。游雅婷與崔夢萍進行了一個關於電子遊戲式學習的準實驗研究,探討此學習模式對小學生的中國語文學習進程之影響。作者邀請了126個小學四年級生 (年齡約9 – 10 歳),分別來自台灣台北一所小學的六個班別,其中的四班為測試組...
02 05 2022擁有強大成長思維的人相信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及提升自己的智慧。這種態度令他們更有動力去奮鬥,更堅毅地面對挫折,讓他們在學業上獲得更高的成就。都旭博士與其團隊嘗試以故事閱讀的方法 – 讓學生們閲讀傑出人士的故事,看看能否有效提升年青學生的成長思維。 在此項研究中,團隊邀請了高中學生、大學本科生及研究...
01 04 2022Emily K. Snell 與同事最近實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來評核市區校網內學前幼童以電話短訊形式進行詞彙學習的有效性。該研究包括了346個學生 (173人為干預對象,另外173人為 對照對象),分別來自49個學班 (24班為干預組別,25班為對照組別)。整個計劃為期7個月,中間的5個月進行干預,...
01 04 2022Lawson-Adams及其同事最近發表在《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探討了用唱歌和有節奏地誦歌方法向幼稚園學生教授詞彙的效果。研究人員使用了受試者內設計 (within-subjects design),參與者來自一個地區4個學前課室...
25 02 2022許多研究發現,兒童與人工智能(例如機器人,語音助理)能自然對話,這表明語音代理作為兒童社交夥伴的可行性。此外,「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 DR),包括提出開放式問題以激發兒童的思維和提供回饋,已被確定能提升兒童閱讀故事書的益處。Xu及其同事比較了與真人進行對話式閱讀和與非人類...
21 01 2022學齡前兒童的語言能力和識字技能是兒童未來閱讀成績的基礎。最近一項後續研究調查了於幼稚園時期接受了語言能力和讀寫能力的「SPELL」干預的丹麥學童,致二年級時閱讀技能的長遠影響。 「SPELL」是「結構性建立學前語言能力和讀寫能力」的縮略詞,改編自一個全班共同閱讀的干預「Read It Again-P...
17 12 2021Gray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同事研究了一個綜合科學和讀寫能力課程「動物學一號」(Zoology One)對費城幼稚園學生的讀寫能力和閱讀動力的影響。隨著進入STEM職業的學生短缺問題日益嚴重,新出現了一批文獻支持在上學初期參與科學教學的必要性。年幼學生很自然顯出對科學探究的興趣,這種動力卻隨著長大而減...
03 12 2021發表在《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上的一份研究報告了於一項干預的成效,該計劃旨在提高幼稚園學生於第二語言(L2)學習中的一般語言技能(詞彙、語法、語言表達和理解)。 研究包括115名兒童(平均年齡=5.5歲),他們的第二語言是挪...
05 11 2021Sinha和Kapur最近一項統合分析利用了來自世界各地的53項研究,比較不同的教學指導次序,研究對象包括小學二年級學生到大學生。統合分析旨在比較學習新概念時,引入解難先於教導內容(PS-I)與引入教導內容先於解難(I-PS)的學習成果。支持PS-I設計的論點強調,讓學生掙扎於未正式學習的概念中,從...
17 09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