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近似算術」對兒童的數學能力至關重要,它意味著提供近似答案而不是準確答案。例如,之前的一項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不知道「21+30」的準確答案,但知道「21+30大於「34」。另外,數字比較訓練和數線估計訓練均可增強兒童的「符號近似算術」。Wei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實驗,以比較這兩種可能具有不同認知過程的訓練方式對「符號近似算術」的影響。
該實驗從中國杭州的三所中產階級幼稚園招募了109名兒童,年齡介乎5.11至6.27歲之間。他們被隨機分配到三個訓練組之一:(1)數線估計組(n = 32),(2)數字比較組(n = 34)和(3)對照組(n = 30)。在數線估計組中,兒童所玩的遊戲旨在幫助他們理解兩個數字之間的距離。在數字比較組中,參與者需要比較兩張數字卡的大小。這種訓練有助於培養兒童對數值大小語意的理解。
兩個干預組的兒童於一週內進行三次訓練遊戲,而對照組則沒有接受訓練。所有參與者都完成了前測和後測,其中包括符號近似算術(例如,比較「13+22」和「28」哪項更大),數字比較(哪個數字更大)和數線估計(在0到100範圍內的數位線上標記整數)的任務。
- 結果顯示,數字比較組的學前兒童在所有三項任務中的表現均優於對照組。
- 只有數字比較訓練提高了「符號近似算術」的成績。
這表明學前兒童在進行近似算術時,運用比較處理多於數線估計。作者指出,短暫的訓練時間可能限制了效果,因此未來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文獻來源:Wei, W., Liao, H., Deng, W., & Ye, Q. (2023). Training on number comparison, but not number line estimation, improves preschoolers’ symbolic approximate arithmetic.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65, 241–249. https://doi.org/10.1016/j.ecresq.2023.07.004…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