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中學教育

成長性思維干預如何幫助學生?

「思維模式」或「內隱理論」是指關人類屬性(例如智力和情感)之可塑性的各種潛在信念。Huang 及團隊事最近進行了一項先導實驗,以檢示成長思維干預對學生的內隱智力理論、內在動機和學業成績的影響。作者把干預擴展以建立關於情緒可塑性的信念,以致學生能夠調節情緒,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這可能會加強他們學習...

18 11 2022
教育分流能否提高學業成績或改善不平等程度?

最近發表於《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一項統合分析,以評估學校分流對學生成績和不平等的影響。教育分流是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將學生編排到不同類型的教育系統(例如:學校類型或課程)。校內分流包括把學生編排到不同課室(例如,按能力分班)。校際分流則將學生編排到不同類型的...

18 11 2022
專題為本學習對考試成績的影響

Saavedra及其同事最近進行的一項集群隨機對照試驗評估了以「專題為本學習」(PBL)來教授進階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AP)對AP考試成績的影響。雖然,現在有更多的學校提供進階先修課程,但是,在獲得合格的AP分數方面仍然存在種族和社會經濟差距。根據高等教育機構的不同,合...

21 10 2022
教師的信息能否減少學生缺課?

曠課與學生成績呈負相關。現在是哥倫比亞特區內許多學校面臨的一個問題。許多學校已經嘗試了各種讓家庭參與的策略,以減少或防止缺課,包括關於學生出席的雙向溝通。最近,來自城市行政辦公室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以評估應用程式TeachText,該應用程式是專門為教師與家庭進行雙向溝通而設計的。 該實驗...

07 10 2022
精準反饋有助程式設計學習

由於資訊科技的極速發展,學習程式語言知識越來越重要,運算思維成為兒童的基本能力,就像閱讀和數學一樣。Hwang及其同事通過使用「兩層測試的程式設計培訓」(T3PT)方法開發了一個初學者的在線學習系統,並進行了凖實驗以檢示該系統對中學生電腦程式設計學習的影響。 兩層測試的程式設計培訓(T3PT)包含兩...

23 09 2022
結合真實與虛擬實驗

最近發表在《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上的一項研究,將結合真實和虛擬實驗的有效性與單一類型的實驗進行比較。並且,若結合兩種實驗,進行真實和虛擬實驗的先後次序會否影響科學素養的學習效果。 與之前聚焦於比較真實實驗(RE,指以實物親手進行實驗)與虛擬實驗(VE,指進行...

23 09 2022
鷹架在電子遊戲式學習中的力量

近年來,電子遊戲式學習(DGBL)已成為相當普遍的教學方法。一些研究人員建議,在遊戲中加入鷹架(支架)可以提供及時的支援,更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過程並改善學習成果。相反,另有研究人員認為,不適當的鷹架機制可能會導致負面效果。Cai及其團隊進行了一項統合分析,以研究教育電子遊戲中鷹架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09 09 2022
為什麼學生會作弊?

學術作弊是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始於童年時期。受到來自行為經濟學「輕推理論」的啟發,研究人員認為身體和言語上的輕推會影響兒童的作弊率。Zhao及其同事使用自然實驗法進行了一項研究,以調查情境因素 – 關於考試難度的訊息 –對學術作弊的影響。因應考試難度的訊息而增加作弊,可能有兩種動機: 趨向動機:如...

26 08 2022
雙重計劃改善學校氛圍

Grant及其團隊最近的一項研究評估了實施「修復性實踐」(Restorative Practices) 計劃和Diplomas Now 計劃對學校氛圍和教師離校意圖的影響。Restorative Practices計劃是指全校從懲罰性紀律的方法轉向公開對話,通過此過程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來...

26 08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