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教育階段

於少數族裔學生發現不同比例的特殊教育需要

根據由牛津大學的Steve Strand及Ariel Lindorff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與英國的白人學生相比,一部分的特殊教育需要(SEN)在少數族裔學生之間更為常見,但在有部分的特殊教育需要上,他們的代表性較低。 這份報告運用了來自英國全國學生資料庫(National Pupil Database...

10 04 2019
青年師友計劃的效果

把年青人配對予他們父母以外的成年人之師友計劃,是一項常用的、針對邊緣青年的早期介入策略。為了檢視這些介入在何等程度上能改善年青人的成果,Elizabeth B. Raposa與其同事進行了一項統合分析,回顧1975至2017年間,以英文寫作,就一對一的青年師友計劃作出的研究。 他們的分析包含了70項...

26 03 2019
睡眠教育的先導計劃沒有效果

「青少年睡眠」計劃(Teensleep)希望透過提升學童的睡眠質素,改善學習成果。對先導計劃的評鑑發現,沒有證據顯示此計劃改善了學生的睡眠。 「青少年睡眠」計劃培訓教師把提倡優質的「睡眠衛生」作為學生個人、社會及健康課的一部分。教師會提供10個半小時的課堂以強調睡眠對有效學習的重要性,亦會提供更好睡...

26 03 2019
社交情緒學習與學業表現有關連嗎?

一項發表於《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的研究探討了校本社交情緒學習支援計劃與學業成績的關係,研究檢視了社交情緒學習的四大元素(包括兒童的社交情緒能力、與學校的連繫度、精神健康問題、及學業成績)隨著時間如何互動。 Margarita Panay...

26 03 2019
世界盃對學生的努力及成績影響

一項發表於《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的研究檢視了閒暇時間如何影響學生的努力和教育成就。他們檢視了英國的普通證書考試(GCSE,為一項學生於英國高風險則試)與主要的足球聯賽(包括國際足總世界盃及歐洲國家盃)舉行時間重疊時的情況。 運用了英格蘭全國學生數據庫中...

26 03 2019
教育中的「大腦迷思」

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教師對人類大腦有更豐富的基本知識,也似乎未能防止他們相信這些「大腦迷思」——即那些有關教育的神經科學研究的誤解。 這項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 》的研究發現,有興趣把神經科學應用在課堂中的教師似乎難以分辨科學事實以及偽科學。研究團隊運用網上問...

14 03 2019
教師和學生並不一定對學習風格有所共識

一項發表於《Frontiers in Education 》的研究檢視了由學生報告他們所傾向的學習風格,以及由教師評估的各學生的學習風格,兩者是否存在關聯,亦檢視了教師是否按學生的智能作出評估。 「學習風格」用作解釋各人學習方式上的不同,常被認為包括視覺、聽覺、及動覺,有看法認為假如教師按...

14 03 2019
兒童的氣質及教師作為中介

於《Child Development 》發表的一項芬蘭研究,檢視了兒童的氣質(temperament)與他們數學、閱讀的發展,重點檢視了教師的互動風格,會否是學生氣質與技能發展之間的中介變項。 研究追蹤了156名來自不同班級、第一年就讀小學(香港學制:小二)的芬蘭學生。參與的兒童於十月及...

14 03 2019
考慮性格特質的支援計劃展示正面效果

一項發表於《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的研究檢視了「掌握兒童氣質」(INSIGHTS into Children’s Temperament)支援計劃對K-1兒童明辨性思維、數學及閱讀技巧的效果。計劃的目標為訓練教師及家長辨識學生的性格,並按需要調適學習環境。研究...

14 03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