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統合分析檢視了整體螢幕使用時間、特定運用螢幕活動及學業成績之間的關係,發現整體螢幕使用時間與學業成績並無關係,但運用的「螢幕種類」卻有關係。
Mireia Adelantado-Renau和在西班牙的同事發現,每天兩小時或以上的電視與電子遊戲時間與較差的學業成績有關連,而上網及運用手提電話則不然。此外,相比兒童,負面影響對青年有更大影響。
這統合分析包含了來自23個國家的58項研究,這些符合其納入分析標準的研究包含了106,000名4-18歲學生的學術成就(透過學校成績、標準化測驗及學業失敗進行評估),團隊在兒童和青少年之間進行了分組分析。結果發現:
- 在4至12歲的兒童(4-12歲)之間,看電視對語言(效應值= -0.20)和數學(效應值= -0.36)的表現皆有負面影響
- 在12至18歲青少年之間,較長的電視時間亦影響語言(效應值= -0.18)和數學(效應值= -0.21)。
- 玩電子遊戲也會對青少年的學業分數產生負面影響(效應值= -0.16),但對較年幼兒童的分數則沒有影響(效應值= +0.04)。
作者認為這些發現提供證據,顯示減少電視和電子遊戲時間或許是提高兒童和青少年學習成績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