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有效教學策略資料中心(The What Works Clearinghouse)發表了一份新的實踐指南,聚焦於運用科技與提升專上學生教育成果之間的關係。符合以下條件的研究被納入指南,包括:運用對照組別的設計、包含運用科技改善學生學習的干預、包括美國的大學生、於1997年或之後發表、及匯報一個或以上於相關範疇的成果(例如:學業成績、學分的積累、及持續性)。審視證據之後,專家小組草擬了下列建議,並就支持每項建議的證據強度分類:
- 運用溝通及協作工具以提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導師之間的互動(最低程度的證據)。
- 使用多種、個人化、及隨時可用的數碼資源以設計及傳遞教學內容(中等程度的證據)。
- 整合模疑及促進自我調適學習策略的科技(中等程度的證據)。
- 運用科技對學生表現提供及時、具針對性的回饋(中等程度的證據)。
- 使用模擬的科技,幫助學生投入於複雜的解難當中(最低限度的證據)。
這份指南也提供了實證為本的策略和實例,以於專上教育中實踐各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