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有效教學法

老師如何選擇是否提供回饋?

回饋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但教師給予回饋時受哪些因素影響則並不清楚。回應這問題,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的一項研究探討了教師對任務困難的感知及對智力的看法如何影響他們是否給予回饋、及提供回饋的方式。 這項研究在169名中國...

15 01 2020
不同獎勵對拼寫分數和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發表在《Educational Psychology 》上的一項研究檢視了不同的獎勵學生方法,如何影響不同能力學生的拼寫分數及親社會行為。 研究從來自新加坡三所小學的28個班級招募了1,005名九歲和十歲的學生,班級被隨機分配至五個獎勵條件之一,包括競爭、合作、個人主義、合作競爭、及合作的個人主義。...

30 12 2019
共用圖書閱讀對兒童語言技能的影響

這項發表於《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的統合分析探討了共同閱讀(Shared reading)干預在不同的研究設計、不同的成果上、以及來自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組別(SES)的兒童之間,是否同樣有效。 被納入統合分析的研究需符合以下標準: 必須包含一項通用或具針對性的共同閱讀...

04 12 2019
運用科技促進中國的個人化學習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導了中國如何利用科技促進個人化學習。Xiaofeng You及其同事檢視了一項由中國教育評估公司開發、希望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及時回饋的華語學習診斷系統 (Chinese Learning Diagnosis System)。 學...

06 11 2019
哪些自我調適學習策略對華人學生最好?

自我調適學習是有效學習者的關鍵技能。研究指出自我調適學習與學業成績有關,但不同的自我調適學習策略有不同成效。為回應較少的亞洲研究曾被納入統合分析,一項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 》發表的統合分析探討了哪些策略對華人學生最有效。 運用中國的學術資料庫,Li及其同事分析了來自59...

23 10 2019
於專上教育運用教育科技的實踐指南

美國的有效教學策略資料中心(The What Works Clearinghouse)發表了一份新的實踐指南,聚焦於運用科技與提升專上學生教育成果之間的關係。符合以下條件的研究被納入指南,包括:運用對照組別的設計、包含運用科技改善學生學習的干預、包括美國的大學生、於1997年或之後發表、及匯報一個或...

23 10 2019
一項有關「成長性思維」的大型隨機對照試驗結果

發表在《Nature》上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現,一項短期、網上、自我進行的成長性思維干預,能夠提升成績較低的學生成績,並提升進階數學課程的整體入學率。 這項研究由David S. Yeager及其同事進行,是美國學校最大規模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涉及來自65所學校的12,000名九年級學生(香港學制:中三...

11 09 2019
教授中學生有效寫作

美國教育科學院發佈了一份「有效教學策略資料中心教育工作者實踐手冊」——《教授中學生有效寫作》,為提高初中及高中學生的寫作技巧提供了基於實證的建議。 有效教學策略資料中心和由亞利桑那州立大學Steve Graham主持的專家小組,綜合了有關以上主題的現存研究,並結合專家小組提供的見解,辨識了以下的建議...

29 08 2019
培養小學生進行有效寫作

有效教學策略資料中心的實踐手冊,《培養小學生進行有效寫作》提出了四項策略,以改善小學生的寫作,包括: 每日為學生提供寫作時間 教授學生運用寫作達成各種目的 讓學生熟習手寫、拼寫、句子構造、打字和文字處理 創建一個參與度高的寫作群組 對於每項建議,手冊都提供了實踐的意念和示例、支持相關建議的研究摘要以...

29 0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