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近期在《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發表的研究系統地檢視了教育科技對數學成績及取向的影響。來自六所大學的作者指出,現時的證據仍未足以證明教育科技對發展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及取向有普遍的效果。
與其他大部份研究不同,作者不只檢視了學業上的成果,同時亦包含了對數學和教育科技的取向作為另一項重要的評量。學生的取向由Schoenfeld 在2011年所提出,是指學生的信念、態度及偏好。透過投入、動機以及自信,這些取向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
研究一共綜合了123項此前研究的效應值。統合分析的結果顯示:
- 於數學課堂中的教育科技對成績(效應值 = +0.11)以及取向(效應值 = +0.13)有統計學上顯著的影響,但效果很少。
- 然而對發表偏誤作出進一步的調整後,這些效果便消失了。因此,研究團隊對教育科技的效果未能作出結論。
研究團隊鼓勵將來學界能就教學和科技的融合提出更科學的報告,這對教育科技在課室成功應用可能至關重要。作者重申,對各種學習成果作出更廣泛研究,將有助展示教育科技對學生的整體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