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對學生期望不同的老師教學會如何不同?

無論學生的實際成績如何,老師對學生的期望都會帶來不同效果,因為這可能影響了他們如何對待這班學生。最近發表在《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上的一篇研究,就探討了「高期望」和「低期望」的中國初中教師在教學實踐和課堂互動上的差異。

五十名初中教師首先完成了一項教師期望調查,研究團隊按照他們對任教班別學生的期望,把他們進行分類,對學生的期望相對於學生實際成績更高的教師被歸類為「高期望」的教師。最後,研究隨機選擇並聯絡了10位教師參與研究,其中8位同意參與研究課堂觀察的部分。研究運用了結構化觀課表對32堂課進行了觀察和編碼,每兩分鐘運用觀課表記錄老師的提問、回饋和課堂管理,用以比較高期望和低期望教師的教學實踐和互動模式。

結果顯示,高期望教師與低期望教師在「提問次數」、「給予讚賞」和「批評」等方面都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對任教班別寄予厚望的高期望老師顯示出以下的特點:

  • 高期望老師更頻繁地提及學生的已有知識和學習經驗,並對方向及重點作出更多陳述,告訴學生將會發生的學習活動。
  • 高期望老師提供了更多的全班回饋。
  • 當學生回答正確時,高期望老師有更大機會作出追問或提供解釋。
  • 當學生回答不正確時,高期望老師有更大機會鼓勵學生再作嘗試。

作者認為,結果可以讓教師瞭解如何將他們的期望傳達給學生。他們建議教師在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溫馨學習氛圍的幫助下,對所有學生樹立高而合適的期望,以支援所有學生發揮潛能。

 

文獻來源: Wang, S., Rubie-Davies, C. M., & Meissel, K. (2019).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s of high and low expectation teachers in China.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2(4), 841-866.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