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隨機控制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的教育研究數量在過去15年來有所增加。然而,這種研究方法亦受到批評,批評主要有四類:「在教育學中運用隨機控制試驗是不可能的」、「隨機控制試驗的設計忽視了脈絡和經驗」、「隨機控制試驗傾向產出簡化的因果法則」、「隨機控制試驗以描述為主,對理論的貢獻微少」。
為評估這四項批評,Paul Connolly及其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系統性回顧,分析1980年至2016年間的教育研究,以分析於教育中運用隨機控制試驗的證據。
這系統性回顧發現:
- 於1980至2016年間,總共有1,017項隨機控制試驗,其中超過四分之三(6%)於近10年進行。
- 超過半數的隨機控制試驗(4%)於北美進行,接近三分之一的研究(29.3%)於歐洲進行。
- 接近半數的計劃(2%)以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福祉,以及行為及社會福祉為目標。
這些發現回應了首項批評,展示了在教育研究中運用隨機控制試驗是可行的。
雖然研究團隊亦發現證據回應其他的批評,他們亦指出了一些尚待進步的地方,於總結部分,他們提出了於教育研究運用隨機控制試驗的一些主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