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甚麼因素有助學校有效轉型?

美國的學校受到持續的壓力以保持或提升效能,從而帶出一系例旨在提升學生成績的方法。然而,這些方法並非同等有效。一項由Henry及Harbatkin最近進行的研究就檢視了其中一項由2015開始的「北卡羅萊納州轉型計劃」之效能。

該計劃在兩個學年內,為州能力測試中排名最低5% 的75所學校提供了學校轉型支援服務及指導教練。這些學校大部分位於鄉郊(72所)、而6所位於城市或城鎮。其中有小學(38)、初中(28)、和高中(12)。這些學校與沒有接受計劃的學校相比,有較多的少數族裔和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新教師所佔比例較高、人均的教育支出也較高。

研究透過期終及課程結束時的評估比較學生的表現,Henry及Harbatkin發現在「北卡羅萊納州轉型計劃」一年後並沒有顯著影響,而到第二年年底則有顯著的負面影響(效應值 = -0.13)。他們還發現,「北卡羅萊納州轉型計劃」學校的教師在第二年末時更可能離任。

這些令人失望的結果可能與計劃的不同方面有關。首先,不同學校教練的訪問數量、內容、結構有很大差異,但平均而言每所學校接受了45次指導教練的探訪和25次學校轉型教練探訪。更一致地實施學校探訪可以提高計劃的成功率。其次,學校進行「全面需求評估」的時間有所不同,其中一些學校在計劃開始前的三年進行,而其他一些學校則已經在製定改善計劃時進行。由於「全面需求評估」是改善計劃的基礎,因此學校成員在製定有效的改善計劃之前,先充分了解學校的需求和缺點是重要的。

 

文獻來源Henry, G. T., & Harbatkin, E. (2020).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state reforms to improve their lowest performing schools: An evaluation of North Carolina’s School Transformation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13(4), 702-730.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