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和同事最近進行的一項統合分析對68項研究的結果進行了分析,以探討學校紀律與自我控制之間的關係,參與研究的學生從學前幼兒到高中學生不等。研究團隊將學校紀律的主題分為三個細項,以便理解各個方面與學生自我控制的關係。學校紀律的第一個組成部分是「結構」,強調明確、公平地執行學校規則以管理學生的行為;第二部分是「支持」,強調創建一個能滿足學生需求的環境,旨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三個組成部分是「師生關係」,強調學生與教職員之間高質素的互動,以此作為管理學生行為的一種方法。
統合分析發現證據顯示:
- 學校紀律與學生的自我控制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關係(r = 0.190,p <0.001)。
- 比較學校紀律的不同組成部分時,與「結構」相比,「支持」(效應值 = +0.02)和「師生關係」(效應值 = + 0.08)都具有正面的效果值,但兩個效應值的大小在統計學上均不顯著。
- 儘管「師生關係」與自我控制之間的聯繫最密切,但「師生關係」也是變異性最高的變項(SE = 0.054)。
- 除了對這三個組成部分的分析外,學生年齡亦是一個重要的調節變量(效應值 = + 0.01,p = 0.002),在年齡較大的學生之間,學校紀律與學生自我控制之間的關係更強。
研究人員在文章結尾討論了這些發現的含義。然而,分析亦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無法控製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但這項研究顯示學校紀律與學生自我控制之間有正相關關係,這可能有助於將來的學校政策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