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於《Frontier in Psychology》的一項研究探討了正向心理干預能否改善外語課堂中的情緒智力及課堂動機。
這項研究在中國一所高中的兩個由同一位英語教師授課班別中進行。這兩個班別被隨機分配為包含56名學生的干預組及52名學生的對照組。針對干預組,研究提供了一項為期6周的情緒智力干預,包括每星期一小時的「ARGUER」課程、平日的日記及反思。「ARGUER」課程的六個課節主題分別是:
- 覺察自己和他人的感覺和情緒
- 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 激發積極情緒,促進思考
- 認識自己和他人情緒的前因後果
- 適當表達情緒
- 有效地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學生平日的日記中還包括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三項活動」,即是「辨識三件好事」、「細味正面經驗」、及「在英語學習中培養習得的樂觀」。前測和後測的結果顯示:
- 與對照組學生相比,干預組學生的情緒智力和外語享受顯著增加。
- 與對照組學生相比,干預組的學生的外語焦慮也顯著減少。
教師們也認同情緒智力干預提升了學生的同理心和語言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