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數學經常被認為是困難的科目,但是並非所有阻礙都源於認知上的困難。許多兒童及成年人在接觸數學問題時,都曾經歷焦慮、擔憂、緊張或不適的感覺。英國劍橋大學的教育腦神經科學中心(Centre for Neuroscience in Education)進行了一項研究,檢視了2,700多名英國與意大利中、小學生的數學表現、他們的數學焦慮及普通焦慮。隨後,研究者以一對一的形式,運用認知任務、問卷及訪談等一系列方法,更深入瞭解他們的認知能力及對數學的感覺。
Emma Carey及其同事發現:
- 認為「數學比其他科目更困難」的感覺,常常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科產生焦慮。教師和家長可能不自覺地在這問題上扮演一定角色。
- 中小學的女生都有較高程度的數學焦慮及普通焦慮。
- 學生指出感到焦慮的原因包括測驗的成績差,以及與同儕親友的負面比較。
- 此外,中學生指出從小學到中學的轉變同樣導致數學焦慮,因為工作似乎變得更困難,而且測驗的壓力及功課量亦有上升。
報告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包括:
- 教師應要瞭解數學焦慮能影響學生的數學表現。
- 教師及家長應該要注意,他們自身的數學焦慮或許會影響學生的數學焦慮。
- 教師及家長亦需注意,對數學能力的性別定形想法,或許會導致數學表現上的性別差異。
- 在測驗前,減低課室的壓力及運用自由書寫情緒等方法,或許會減輕學生的數學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