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成績在很多方面都與學生的發展息息相關。與學業成就相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會經濟地位(SES),這通常是指個人或個人家庭由於擁有特定社會資源,能力或財富而獲得的地位或聲望。Liu及團隊進行的兩項統合分析調查了SES與中小學教育學業成績之間的關係,重點是宏觀和微觀層面的調節因素。
第一項統合分析基於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326項實證研究和838個效應值,而第二項基於三項國際大規模評估(PISA、TIMSS和PIRLS),來自105個國家和地區的9883個效應值。所有研究均於1990年至2021年進行。總體而言,SES與世界各地的學術成就之間存在細小到中等的相關性(r = 0.22 ~ 0.28)。在宏觀層面的調節效果方面,控制其他調節因素後,結果如下:
- SES-學業成績相關的強度在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地區之間沒有差異。收入分配公平程度(GINI)在這關係中也沒有顯著角色。
- 在國際大規模評估中,凈入學率和強迫教育期限的影響顯著。平均凈入學率越高或強迫教育持續時間越長,相關性越強。
- 研究年期的影響是顯著的。按照SES-學術成績之間的關係性從小到大排列:學習年份1990-1999(r = 0.21 ~ 0.24),2000-2014(r = 0.22 ~ 28 )和2015-2021(r = 0.23 ~ 0.30)。
在微觀和方法調節因素方面,結果如下:
- 在控制其他調節因素後,縱向研究中的SES-學術成績關係(r = 0.25)與橫向研究(r = 0.22)沒有顯著差異。
- 在大規模評估中,綜合SES指數(r = 0.34)與其他單一指標(r = 26-0.29;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父母職業和家庭資源)相比,其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性更強。由於差異很小,因此發現的統計顯著性結果可能是由於效應值數量眾多。
- 未發現學術科目(STEM、語言、通識)的顯著調節效應分別。
這兩項統合分析提供了對SES-學業成績關係的最新理解,作者將研究結果總結為:
- 自1990年代以來,SES與學術成績之間的相關性得以增強;
-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經濟平等(GINI)並不影響兩者關係;
- 較高的凈入學率和較長的強迫教育期限並沒有減弱這些關係。
基於證據,作者認為擴大教育範籌(入學率和強迫教育期限)對降低SES-學業成績關係的影響有限。教育公平政策應考慮其他質量指標(如師生比例、學習環境)。
文獻來源:Liu, J., Peng, P., Zhao, B., & Luo, L. (2022).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4(4), 2867–2896. https://doi.org/10.1007/s10648-022-0968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