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出版於《Review of Education》的系統性回顧,透過隨機控制試驗發現的證據,檢視了在學校中對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干預計劃之效用。
這項回顧包含了二十八項研究,並按校本干預計劃的類別將之分成八個範疇,然後按不同的ADHD徵狀、困難、及學校成果分析其成效。八個ADHD校本干預計劃範疇包括:聯合/多元要素、認知訓練、每日報告卡(daily report card)、神經反饋(neuro-feedback)、放鬆、自我監控、學習及組織技巧訓練、及任務改良。回顧發現:
- 聯合/多元要素之干預計劃的正面效果有最強的實證支持。就教師及家長評估,計劃在改善ADHD徵狀上有大的效應值(+0.79);而由家長和教師評估的學業成果上,這些計劃也有小的效應值(+0.30)
- 包含「每日報告卡」的干預計劃亦展示對學業成果的正面效果(效應值 = +0.68)。
- 「神經反饋」干預計劃對學業成果有正面效果;而「鬆弛」及「自我監控」的干預計劃則展示混合的結果。
結合其他回顧,作者指出這些結果顯示「每日報告卡」在學校中或許是一項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