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背景、方法及成本的學校課後輔導計劃試驗,都各自展示了針對個別學生及小組的課後輔導計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然而,一項最近發表的統合分析希望進一步歸納1980年以來相關領域研究之發現,這是首項針對自學前班到高中十二年級的課後輔導干預類別的實驗研究所作出的統合分析和系統性回顧。作者把課後輔導定義為「一對一」或「小組模式」的指導,以增補課堂的教學,但並非希望取而代之。這個統合分析沒有包含相關性研究或準實驗研究模式的研究回顧,透過搜尋和篩選,一共有96項研究被包含在內。
作者發現 :
- 課後輔導對學習成果有明顯的正面成效,整體的效應值估算為 +0.37。
- 此外,相比起由非教師專業人士和家長進行指導,由老師和其他擁有準教師資格人士進行的課後輔導有更強的效果。
- 低年級學生接受課後輔導的效益最大。
文獻來源(開放取用):Nickow, A. J., Oreopoulos, P., Quan, V. (2020). The impressive effects of tutoring on preK-12 lear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EdWorkingPaper No. 20-267). Annenberg Institute at Brown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s://edworkingpapers.org/sites/default/files/ai20-26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