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於《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的一項新的系統性回顧分析了小學各種科學教學方法對學習成績產生的效果,發現於學年間改善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透過合作學習、科學-閱讀的整合,以及為教師提供科技工具以增強教學的方法,對改善科學學習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
研究的納入標準包括運用隨機或配對的對照組、研究持續最少四星期、運用獨立於試驗干預的成績評量。總共有23項研究符合這些納入標準。分析結果如下:
- 在評估探究為本的教學方法中,運用科學教材套並沒有顯示對科學成績的評量正面的成效(7項研究的加權效應值 = +0.22)。然而,強調專業發展而非教材套的探究為本的教學展示出正面的成果(10項研究的加權效應值 = +0.36)。
- 把影片和電腦資源結合教學和合作學習的科學方法亦在一些小型的配對研究展示正面的成果(六項研究的效應值 = +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