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及其團隊最近進行了一項統合分析,以調查混合學習對 K-12 學生成績的影響。近年來,混合學習在 K-12 教育中越來越受歡迎,尤其在 COVID-19 之後更是如此。混合式學,是指傳統的面授與在線學習相結合。在這項統合分析中,在線學習被定義為這樣的正規教育:部分教學和內容通過線上傳授給學生,學生某程度上可以控制時間、地點、路徑和/或速度。
該統合分析納入從2000到2020年發表的84項研究,共112個效應值。
- 總體而言,與僅面對面學習相比,混合學習方法顯示出更大的效果(效應值 = +0.65),且異質性很大。
- 學習成績領域之間的效果差異顯著不同。認知領域(例如考試成績,效應值 = +0.74)最強,其次是情感領域(例如滿意度和動機,效應值 = +0.52)和心理動作領域(例如,涉及動作的技能能力,效應值 = +0.46 )。
- 關於調節分析,混合學習模型之間沒有發現顯著差異,當中翻轉教室的效果最大(效應值 = 0.79),實驗室輪轉的效果最小(效應值 = +0.30)。
- 兼具小組活動的混合學習(效應值 = +0.94)效果大於沒有小組活動的混合學習(效應值 = +0.18),然而,只有四項研究不包含小組活動。
- 不同年級從混合式學習模式中獲得不同程度的益處。雖然對幼稚園沒有顯著成效(只有 2 項研究),但小學 (效應值 = +0.70) 和中學 (效應值 = +0.67) 都有顯著得益。
- 不同學科表現出顯著不同的影響,計算機課程的效果最大(效應值 = +1.09),閱讀課程的效果最小(效應值 = +0.15)。
- 統合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儘管科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步,但在 20 年的研究中,效應值沒有顯著變化。
出版偏差測試的結果表明數據中存在潛在的向上偏差。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效果不顯著並且未發表的研究未納入在該統合分析中。儘管如此,作者相信這項統合分析的結果豐富了教育工作者對 K-12 教育中有效實行混合學習的理解。
文獻來源:Li, S., & Wang, W. (2022). Effect of blended learning on student performance in K-12 setting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38(5), 1254–1272. https://doi.org/10.1111/jcal.1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