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小班教學及實證為本的干預

法國教育部於2002年制定了一項政策,於高危學生比例較高及社會困難的地區(優先教育區),將班級人數減少至不超過12名學生。為評估這項政策的效用,於法國的研究人員Jean Ecalle及其同事檢視了政策規定下減少班級人數對一年級學生閱讀成績的影響(研究一),並比較一項在正常班級人數(20人)的班別進行,以高危學生為對象、實證為本的語文干預對閱讀成績的效用(研究二)。

有關減小班級人數的研究一,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涉及把班房分配給小班(每班12 位學生,總共有100班)或大班(每班20至25位學生,總共有100班),於2002-03學年開始時,1,095名兒童進行了有關學前閱讀技能的前測,並進行配對。

於研究二中,研究團隊把優先教育區的2,803名一年級學生分配至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的學生接受了一項實證為本的閱讀干預,而對照組的學生則沒有。干預為法國「Agir pour l’Ecole」協會制定的一項方案,根據實證為本的閱讀學習方案,從培訓語音技能,到學習字母聲音、解碼和流暢,發展了閱讀教學的層級。該協會每周監測學校跟隨方案的狀況。實驗組及對照組的每班學生人數皆為20人,實驗組的教師接受為期一天的培訓,並每天向10至12人一組的普通至高能力學生進行30分鐘的教學,及為4至6人一組的低能力學生提供1小時的教學。

在這兩項研究中,學生皆進行了對閱讀能力的前測,並在兩組之間進行了匹配:

  • 研究一的後測結果顯示,小班的組別於單詞閱讀(效應值= +0.14)和單詞拼寫(效應值= +0.22)上表現較好。
  • 研究二的後測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單詞閱讀(效應值= +0.13)和單詞拼寫(效應值= +0.12)方面學習效果更佳。

研究人員根據這兩項研究的結果,指出結合小班教學及實證為本實踐的雙重干預,是改善高危學生讀寫技巧的最佳方法。

 

文獻來源:Ecalle, J., Gomes, C., Auphan, P., Cros, L., & Magnan, A. (2019). Effects of policy an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intended to reduce difficulties in literacy skills in grade 1.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61, 12–20.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