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運用學生數據輔助教學」支援計劃的評鑑證據

美國教育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的報告發現,一項透過使用學生數據回饋教學的密集式支援計劃,並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可能源於此方法並未能改變教師對數據的使用方式,或他們所報告的課堂實踐。

為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從美國12個學區招募了102所小學。這些學校被隨機分配為試驗組或對照組。試驗學校獲得資助聘請一位由學校選擇的半職數據培訓員,並提供密集的專業培訓予數據培訓員及學校領導,以協助教師使用學生數據回饋他們的教學。對照學校則沒有獲得用於數據培訓員或專業發展的額外資源。經過1.5年的實施後,研究評估了計劃對教師和學生成果的影響。結果顯示:

  • 儘管有額外的資源,試驗學校的教師並未增加運用數據的頻率,或根據數據改變教學方式。
  • 在試驗學校和對照學校中,教師報告進行與數據有關活動(例如分析數據以了解學生需求)的百分比相近。
  • 干預對學生的成績也沒有影響。平均而言,試驗學校和對照學校的學生在數學和英語方面取得相近的成績。

 

文獻來源(開放取用):: Philip, G., Crissey, S., Chojnacki, G., Zukiewicz, M., Silva, T., Costelloe, S., & Fran O’Reilly. (2019). Evaluation of support for using student data to inform teachers’ instruction (NCEE 2019-4008).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gional Assistanc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Read the rest

中止停學

為懲罰逃學(未經父母同意而缺課)或長期缺課的學生(缺席10%或更多的上課時間),反而常常運用停課的方法,有極強的諷刺意味。鑑於最終目標是令學生保持學校的出席及投入學習,一些美國州份已禁止停學這做法。一篇最近發表在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的研究分析了阿肯色州於2013年制定禁止停學的法令對缺席率的影響。該州沒有對學校提供任何培訓,並讓學校以校本方法應對政策改變。儘管禁止了校外停學,但仍允許學校進行其他處分,包括校內停學,讓學生暫時離開教室,但允許他們在校內其他地方繼續學業。

研究團隊運用了阿肯色州所有K-12公立學校的數據,比較了2012-13學年(推行政策前)和2013-14學年(推行政策後)之間逃學學生和沒有逃學學生的出席率,以查看逃學學生的出席率是否有任何顯著變化,以及非逃學學生的出席率是否保持不變。研究對象僅限於7-12年級學生,96%的逃學在這些年級學生之間發生。

研究人員發現遵守禁令的比率很低,只有1/3的學校遵守禁令,弱勢學校不遵守禁令情況尤其普遍。在確實遵守禁令的學校中,沒有證據顯示政策生效後學生行為發生了變化。三項主要發現是:

  • 單憑政策本身不足改變行為,必須透過監督和加強以推行一項政策。
  • 當改變政策時,必須對學校進行評估,以確定其資源是否足以推行政策改變,或者是否需要支援或培訓才能遵守。
  • 在整體政策變更後,需要進行量化和質性評估,以評估關鍵成果和遵循實施的情況。

此外,研究人員表示或許源於其他懲罰,所以依然有逃學情況。他們指出懲罰並不能解決導致學生逃學的根本原因。如果學校僅用其他懲罰代替校外停學,學生的成績可能不會轉變。

 

文獻來源:Anderson, K. P., Egalite, A. J., & Mills, J. N. (2019). Discipline reform: the impact of a statewide ban on suspensions for truancy.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JESPAR), 24(1), 68–91. Read the rest

老師如何選擇是否提供回饋?

回饋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但教師給予回饋時受哪些因素影響則並不清楚。回應這問題,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的一項研究探討了教師對任務困難的感知及對智力的看法如何影響他們是否給予回饋、及提供回饋的方式。

這項研究在169名中國的小學英語教師之間進行,這些教師入讀了一所提高教學技能的暑期學校。研究提供了六項情景供教師閱讀,每個情境都描述教師要求特定的學生進行任務的情況,於其中三個情景中學生成功完成任務,在另外三個情況中則失敗。研究要求教師在閱讀每個情景後,評估他們對當中任務難度的看法、他們提供回饋的可能性,及究竟針對個人給予回饋、抑或針對過程給予回饋的可能性。此外,教師亦完成了一份評量工具,評估他們對智能究竟是否可以改變的看法。結果顯示:

  • 相比起失敗,教師更有可能在成功後提供回饋。
  • 在學生失敗之後,教師更有可能針對過程提供回饋,而非提供針對個人的回饋。
  • 當任務被認為具挑戰性時,教師亦更有可能提供回饋。
  • 更相信智能是固定的教師表示,他們會給予更多針對個人及過程的讚賞。

作者建議以後的研究應更詳細探討教師在不同文化中提供哪些回饋以及其根本原因,從而對有益學生的回饋機制有更豐富的理解。

 

文獻來源: Skipper, Y., & Douglas, K. M. (2019). Examining teachers’ ratings of feedback following success and failure: a study of Chinese English teach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 (4). 804-817.Read the rest

更多有關「成長性思維」的成效證據

針對一項「成長性思維」干預的MDRC評估報告表示,成長性思維干預對學生的成績有正面影響。

為檢視成長性思維干預能否提升學生的學業表現,「全國學習思維研究」(National Study of Learning Mindsets)進行了一項專門為九年級學生設計、低成本的成長性思維干預。干預包括了兩節25分鐘、自我進行的線上培訓課程,主題為大腦的發展。干預組的學生在課程中接收了有關成長型思維的內容,並於一份問卷中回答反思問題;對照組的學生則沒有從課程中瞭解到大腦的可塑性,而只是學習了有關大腦的基本功能,亦有回答問卷的問題。

評估結果顯示計劃對學生的平均績點(GPA)(效應值 = +0.04)及他們的數學績點(效應值= +0.05)有正面影響。評估的其他結果顯示:

  • 干預改變了由學生自我匯報的心態信念、他們對努力和失敗的態度、及他們對學業挑戰的看法。
  • 接受干預後,學生更有可能嘗試具挑戰性的學術任務。
  • 在前測中成績較低的學生比成績優異的同儕有更大得益。

 

文獻來源(開放取用):Zhu, P., Garcia, I., Boxer, K., Wadhera, S.. & Alonzo, E. (2019). Using a growth mindset intervention to help ninth-graders: An independent evaluation of the national study of learning mindsets. New York, NY: MDRC. Read the rest

在外語課堂中促進情緒智力和正面情緒

最近發表於《Frontier in Psychology》的一項研究探討了正向心理干預能否改善外語課堂中的情緒智力及課堂動機。

這項研究在中國一所高中的兩個由同一位英語教師授課班別中進行。這兩個班別被隨機分配為包含56名學生的干預組及52名學生的對照組。針對干預組,研究提供了一項為期6周的情緒智力干預,包括每星期一小時的「ARGUER」課程、平日的日記及反思。「ARGUER」課程的六個課節主題分別是:

  • 覺察自己和他人的感覺和情緒
  • 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 激發積極情緒,促進思考
  • 認識自己和他人情緒的前因後果
  • 適當表達情緒
  • 有效地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學生平日的日記中還包括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三項活動」,即是「辨識三件好事」、「細味正面經驗」、及「在英語學習中培養習得的樂觀」。前測和後測的結果顯示:

  • 與對照組學生相比,干預組學生的情緒智力和外語享受顯著增加。
  • 與對照組學生相比,干預組的學生的外語焦慮也顯著減少。

教師們也認同情緒智力干預提升了學生的同理心和語言學習動機。

 

文獻來源:Li, C., & Xu, J. (2019).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lassroom emotions: A positive psychology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ention among Chinese EFL learne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Advanced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3389/fpsyg.2019.02453.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