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ying Steenbergen-Hu及其團隊最近分析了接近百年以來,有關按能力分組(Ability grouping),以及加速學習(Acceleration)對學業成績影響的研究。按能力分組是把能力和技能相近的學生,分派為到同一組進行教學;而加速學習則是提供難度更高、給較高年級學生所用的學習材料及作業予學生學習。這二次統合分析(Secondary meta-analysis),透過閱覽數以千計的研究,按既定的原則篩選了十三個有關按能力分組,及六個有關加速學習的統合分析再加以回顧綜合,發佈在《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期刊。
研究團隊將按能力分組分為四類:(1) 按能力分班(Between-class ability grouping)──把同年級的學生分成高、中、低程度、(2) 班內按能力分組(Within-class ability grouping)──利用小組形式教學,按班別裡學生的能力分組、(3) 按學科的跨年級分組(Cross-year subject grouping)──按學生之前取得的成績,把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到同一班裡、及(4) 視作為資優學生的分組(Grouping for pupils considered gifted)。
研究結果顯示,班內按能力分組、按學科的跨年級分組、以及視作為資優學生的分組都有助提升學業能力,但按能力分班則沒有效果。無論學生屬於成績較佳、中等或稍遜的結果都一致。研究分析亦顯示,在加速學習組別中,視作為資優學生的表現,與較年長、非資優的學生的表現相若,在進行加速學習的組別學習,對他們的成績亦有正面效果。
文獻來源:Steenbergen-Hu, S., Makel, M. C., & Olszewski-Kubilius, P. (2016). What one hundred years of research says about the effects of ability grouping and acceleration on K–12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Findings of two second-order meta-analys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6(4), 849-899.…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