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發表於《Educational Researcher》期刊的研究,檢視了學童自幼年至14歲期間,科學成績差距(Achievement gaps)的數據資料。 研究團隊運用美國幼兒教育縱向研究1998-1999年度幼稚園班(The US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
01 03 2018由美國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及美國教育科學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出版的一項研究顯示,對校長和教師作出正確回饋,即使只有少量,也能對學生的數學成績產生影響。 來自五個美國州份、八個學區的127間學校參與了...
15 02 2018根據在《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刊登的一篇研究顯示,在一項入學準備課程(School readiness programme)加入自我調適學習元素(Self-regulation intervention),對於有較高風險在學校遇到困難的幼童,有助提升他...
15 02 2018在過去的三十年,數以千計的文獻探討了科技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為了量化科技對數學上成績的影響,北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的Jamaal Young對過去三十年有關這類課題的所有統合分析(Meta-analyses)再次進行統合分析。其二次統合分析包括了 19項統...
01 02 2018研究顯示,社經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是最能預測孩童的學業成就,而早於入學初期,來自社經地位高低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學業成就已出現差距(Achievement gap)。如何評估那些旨在收窄學童成就差距計劃的成效?美國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Education Policy In...
22 11 2017兩位來自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及香港教育大學(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學者對華人幼稚園學童進行了三年的追蹤研究,以探討空間感知能力(Spatial perception ability)的發展,是否能預...
22 11 2017教育捐贈基金會(The Education Endowment Foundation)及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出版了一份報告是審視現行對學童,特別是來自弱勢社群的學童,在學習科學有正面影響的介入方法及教學模式的研究。 牛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xfo...
22 11 2017Fan及其團隊在數學科及科學科進行了一項統合分析(Meta-analysis),以檢視家課與成績之間的關係,而這類分析過往較少嚴謹地以學科為本作探討基礎。 在1986年至2015年其間的電子數據庫中,有二千多項與家課及成績相關的研究,當中有28項研究能符合研究團隊的整合準則-研究對象必須是小學生、初...
08 11 2017究竟應該提供多少指引(Guidance)幫助學生學習?根據完整範例效應(Worked example effect),提供完整的解題示例讓學生參照能幫助他們將知識遷移到長期記憶;然而,根據生成效應(Generation effect),進行習題生成的知識會比閱讀所得,產生更深刻的記憶。Chen及其研...
01 1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