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幼稚園教育

屏幕時間還是故事時間?

於《Frontiers of Psychology》期刊的一篇論文分析了當閱讀一本相同書籍的紙本以及電子版本時,親子對話(Parent-child talk)和閱讀行為(Reading behaviour)會如何不同。 研究隨機分配102名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家長,與他們年齡介乎17-26個月大的孩子...

11 04 2018
尚需更佳實證辨識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合適時間

由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發表的一篇研究簡報提出,指出使用電子產品對兒童及青少年造成負面影響的研究實證,很多都欠缺嚴謹的科學基礎。 報告指出兒童使用電子媒體是複雜的議題,並非單憑使用屏幕產品時間(Screen time)便能概括,故認為有需要基於更嚴...

11 04 2018
對於識字及語言發展,對談比接觸字彙更重要

眾所周知,對小孩說話有助他們發展語言及識字前技能(Pre-literacy skills)。然而,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夕凡尼亞大學之最新研究顯示,照顧者與小孩進行輪流發言的對談互動(Conversational turn-taking-like exchanges),對小孩的語言發展及識字...

29 03 2018
將研究發現實踐於課堂教學的最新建議

英國的教育捐贈基金會(Education Endowment Foundation,EEF)發表了最新指引建議報告,期望透過當中的建議,協助學校將教育研究發現實踐於課堂教學,及有效地施行新的課程和教學法。 報告強調,任何教學策略得以成功,必然有賴計劃周密完善的實施過程,而營造合適的實施環境並不容易,...

15 03 2018
科學成績差距自幼年開始並持續存在

一項發表於《Educational Researcher》期刊的研究,檢視了學童自幼年至14歲期間,科學成績差距(Achievement gaps)的數據資料。 研究團隊運用美國幼兒教育縱向研究1998-1999年度幼稚園班(The US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

01 03 2018
英國學生成績差距的最新分析

英國的教育捐贈基金會(Education Endowment Foundation,EEF)剛就當地學生的成績差距發表了一份最新分析報告。研究團隊根據英國學制第二階段(Key Stage 2)之學童數據,預測有關差距於未來五年之發展趨勢。分析結果顯示,於未來五年間,弱勢學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

01 03 2018
自我調適學習元素能提升入學準備度

根據在《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刊登的一篇研究顯示,在一項入學準備課程(School readiness programme)加入自我調適學習元素(Self-regulation intervention),對於有較高風險在學校遇到困難的幼童,有助提升他...

15 02 2018
有效教學的長期影響

杜倫大學評鑑及監察中心(Durham University’s Centre for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之Peter Tymms及其團隊對英國的40,000名學童進行了一項研究,檢視了在首年學校教育實施有效教學,對學生在義務教育(Compulsory teachin...

01 02 2018
表現獎金帶來甚麼影響?

在2010年,美國教育部透過教師獎勵基金(Teacher Incentive Fund)資助有高支援需要的學校(High-need Schools),在校長及教師之間推行「績效基礎薪酬制度」(Performance-based compensation systems)。 為評估「績效基礎薪酬制度」...

01 02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