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關於兒童福祉 我們知道甚麼?

就有關福祉及學習的研究證據,兒童福祉研究中心為英國教育部撰寫了一份新的研究證據回顧。報告認為雖然之前的文獻已提出福祉與學習存在關連,但福祉的多個不同面向(情緒、行為、社交、學校)如何預測往後的學習成果卻缺乏研究探討。作者對相關文獻作出回顧,並運用艾文親子縱向研究計畫(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的資料進行研究。

主要的研究發現包括:

  • 在情緒、行為、社交、學校方面,福祉水平較高的孩童,他們平均而言會有較佳的學業成績,亦會更投入學校生活。
  • 隨著孩童就讀的學校教育階段提升,情緒及行為方面的福祉水平對學校參與的影響更為重要,而學生的背景資料和其他特質變得較不重要;
  • 情緒、行為、社交、學校方面的福祉水平與往後學習成果的關係,對小童和青年而言都相類似,不論他們的性別及父母的教育水平為何。

作者總結,就本研究發現青年期早期的學校參與度能預測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的成績,近年學校福祉水平在童年到青年期間下降的情況實在令人擔心。

 

文獻來源(開放取用)Gutman, L. M., & Vorhaus, J. (2012). The impact of pupil behaviour and wellbeing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research report def-rr253). London, England: The Childhood Wellbeing Research Centre.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