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透過成長性思維發展 幼年對過程的讚賞對之後的成績產生正面影響

透過讚賞肯定小孩的努力,會對他們學習的信念造成影響。但小孩在早年接收的讚賞,如何與他們幾年之後的學業成績相關?一篇發表在《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文章,就從53名來自芝加哥的小孩和他們的照顧者中,探討了家長向1-3歲小孩作出對過程的讚賞、小孩在二年級時思維模式的動機框架、以及小孩在四年級的學業成績之間的關係。

在小孩14、26及38個月大時,研究團隊對他們和家長在家中的日常活動進行錄影,並把家長的讚賞分類為「對過程的讚賞」(強調小孩的努力、策略或特定行動)、「個人的讚賞」(指出小孩固有的特質)、以及「其他的讚賞」(並非針對過程或者個人特質,例如「做得好」)。在小孩就讀二至三年級時,為評估小孩思維的動機框架,研究團隊詢問了他們是否相信智能是穩定的信念、對學習目標的取向、及歸因模式。隨後在四年級時,亦評估了他們的數學成績、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解碼的能力。

Gunderson及其研究團隊發現:

  • 家長在幾年間的讚賞中,對過程的讚賞佔18%,對個人的讚賞佔16%,而其他的讚賞佔66%。
  • 對過程的讚賞對四年級的閱讀理解和數學成績有正面的間接影響,這影響透過建立小孩的成長性思維而產生。
  • 另外,其後的分析進一步顯示,對成績的影響是透過小孩相信個人的特質是否可以改變的信念而產生,而不是透過他們會選擇較困難抑或較容易的任務以完成學習目標的喜好。

作者指出,這顯示成長性思維的影響在二年級時已經存在,並建議對指導家長如何對過程作出讚賞的介入措施進行研究。

 

文獻來源Gunderson, E. A., Sorhagen, N. S., Gripshover, S. J., Dweck, C. S., Goldin-Meadow, S., & Levine, S. C. (2018). Parent praise to toddlers predicts fourth grade academic achievement via children’s incremental mindse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4(3), 397–409.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