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與家長短訊

使用家長短訊為孩子的學習行為帶來正面影響的想法愈來愈受歡迎。最近一個由Catherine及團隊所進行的研究推斷一個利用MORE@Home程式以短訊作干預的計劃可幫助提升家長的參與度,而短訊中特定的內容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此研究檢示了三個範疇:訊息個人化、閱讀取態之差異及目標確立之用途。

研究設計為了測試所有干預部份組合的可能性,徵集了來自30所小學的5172個二年級及三年級的小學生 (共4993個家庭) 以及他們的家長參與是次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個人化信息較非個人化信息有效 (ES = +0.08, p < 0.05),讓使用程式時間增加1.6分鐘 (ES = +0.11, p < 0.01),並多完成0.7本書 (ES = +0.12, p < 0.01)。結果亦顯示了確立目標及不同的閱讀取態的結合可以在原有個別因素的成效上再將登入率提升四個百分點,增加額外1.8分鐘的瀏覽時間,及額外完成0.7本書。

是次研究展示了發放短訊能有效提升學生成就,其成效亦會受不同因素影響而有所變化。

 

文獻來源:
Asher, C. A., Scherer, E., & Kim, J. S. (2021). Using a factorial design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arental text messaging intervention. EdWorkingPaper, 20-305. Retrieved from Annenberg Institute at Brown University, https://doi.org/10.26300/86na-3y47.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