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自主學習策略已被發現於不同領域對學業成績有正面幫助。針對這些發現,Nuñez及團隊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以評估名為「彩虹計劃」的干預措施之效用,計劃採用故事「黃色的考驗和艱難」(Yellow’s Trials and Tribulations)進行配對閱讀與寫作的活動。干預包括引導學生完成有關角色的活動,這些角色必須使用自主學習策略來推進故事發展並實現他們的目標。
研究參與者是西班牙國家資助和特許學校的3年級和4年級兒童。當中18個班級被分配到干預組(N = 403),16個被分配到如常教學對照組(N = 355)。干預組教師參加了四次3小時的專業發展課程,重點是將自主學習策略融入閱讀理解教學中。研究人員隨機審查課程以評估實施精確度,發現教師根據既定程序實施干預的準確度達87%。干預組學生參加了12週的1小時干預課程。
研究發現,干預組在自主學習(效應值=+0.77)和閱讀理解(效應值=+1.21)方面優於對照組。研究發現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據,支持把後設認知策略的明確教學融入教學內容中,以提高學習者的自主性和學業成績。
文獻來源:Núñez, J. C., Tuero, E., Fernández, E., Añón, F. J., Manalo, E., & Rosário, P. (2022). Effect of an intervention in self-regulation strategie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A study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regulatory activity. Revista de Psicodidáctica (English Ed.), 27(1), 9–20. https://doi.org/10.1016/j.psicoe.2021.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