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研究表明,關於公民議題的課堂討論在公民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討論不僅影響個體公民成果和課堂氛圍,而且在更廣泛的社會背景下對社會的民主結構產生影響。然而,鑒於公民教育教學方法差異很大,培訓教師有效指導課堂討論仍然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Coopmans和Kan最近進行了一項探索性研究,以調查職前教學策略,以促進關於公民教育的課堂討論。作者比較了2018/2019學年三所荷蘭中學的四名職前教師使用討論工具「Terre Nova Mini Society」在26節課中採用的教學策略。這三所學校被選中是因為它們對公民教育和相關課堂討論的熟悉程度不同。在授課之前,四位老師參加了一次研討會,以熟悉教學方法和手冊。然後引導他們自由設計自己的課程,並由六名研究人員觀課。根據26次課堂觀察現場記錄和教師問卷,該研究分析了個案報告的結果,包括質性和量化數據。結果表明,對於不太熟悉課堂討論的教師和學生來說,從結構性方面進行討論似乎比從嚴格的內容規範中更受益。相反,對於對討論較為熟悉的課堂來說,從過程和內容的反思以及結合現實生活結果或時事的討論似乎獲益最多。鑒於教師在促進有利於公民教育的課堂討論方面的關鍵而複雜的作用,結合由教師引導的學生自主內容的討論結構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文獻來源(開放取用):Coopmans, M., & Rinnooy Kan, W. F. (2023). Facilitating citizenship-related classroom discussion: Teaching strategies in pre-vocational education that allow for variation in familiarity with discuss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3, 104268. https://doi.org/10.1016/j.tate.2023.10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