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於幼小初期所接受的教育對於他們的一生,不論是將來的學習成效、事業、甚至是身體健康,都有着長遠的影響。Jenkins與團隊探討幼兒學前教育的課程設計 (包括內容及教學方式) 會如何影響孩子的入學準備度 – 衡量標準包括幼稚園完結孩子的識字、數學及社交情感技能。
過評核11個由美國「學前課程評價研究項目」(Preschool Curriculum Evaluation Research (PCER) Initiative Study)資助的學前教育課程,團隊着眼於比較在美國幼稚園甚為普遍的全人兒童課程及其他以發展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課程在為幼兒升讀小學所作準備的成效。
- 全人兒童教育方式
提倡以兒童為中心的主動學習。此方式倡導避免給兒童指定明確的技能學習目標,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獨立使用工具和材料,及與同儕進行互動 。 - 以能力為目標的方式
在容許以兒童為導向之活動存在的同時,課程包括針對提升兒童目標能力的活動。
該團隊得出以下幾點觀察結論:
- 參與以能力為目標課程的兒童比全人課程的兒童獲得更多認知能力;
- 無論在語文或數學能力方面,以能力為目標的課程均能實現其提升兒童特定能力的目標 – 參與兒童在兩種能力上均優於全人課程的參與者;
- 雖然全人課程能優化課堂進程(如師生互動、課室環境及整體教學質素),卻未能提升幼兒的升學準備度。
總括而言,為培養特定升學能力而設的課程在提升幼兒語文及數學能力方面比全人課程似乎更為成功。為此,作者建議決策者應多專注于符合幼兒發展及以能力為目標的課程設計,摒棄效能較低的全人兒童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