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發現把科技螎入教育是有效幫助學生的工具,但由於執行不力,它可能產生不了影響。Mo及其同事最近進行的一項集群隨機對照實驗研究調查了電腦支援學習(CAL)計劃對英語成績的影響,並比較了不同機構之間實施該計劃的差異。CAL 計劃旨在於電腦課堂期間提供英語補習輔導,並由電腦課老師主理。在中國最貧困的省份之一,研究員把120所小學隨機平均分成三組:由政府機構實施的CAL,由非政府組織(NGO)實施的相同計劃,以及沒有CAL計劃(控制學校)。共有5,253名四年級學生完成了該計劃。
兩個干預小組都採用相同的軟件進行輔導,政府機構和非政府組織都對計劃進行了實施、培訓和監測。該非政府組織是一個以大學為基礎的教育團體,它設計了實施協定,並培訓了指定的電腦教師來安排CAL課節。政府機構則由地方教育官員,如縣級專案管理人員,於承擔其他職責以外執行該計劃。該計劃的有效性由一學年後(2013-14)以標準化英語語言測試分數評估,並控制基線測試分數和學生的特點。結果表明:
- 非政府組織 CAL 計劃的學生的表現明顯優於對照組的學生(效應值 = +0.16)。
- 與對照組相比,政府CAL沒有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效應值= -0.07)。
作者進行了機制分析,以探討兩個相同的CAL協定產生不同結果的潛在原因。結果顯示:
- 在38%的政府CAL學校中,常規英語課程被CAL班所取代,而非政府組織CAL學校中只有18%被CAL班所取代。沒有按協定執行可能會減少常規的英語課時間。
- 有48% 的政府 CAL 學校指定英語教師來管理 CAL 課程,而不是電腦課教師。而非政府組織只有18% 的學校這樣做。如果不遵守協定,英語教師的工作量可能會增加。
- 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比政府官員更有可能打電話或訪問他們的計劃學校並監測進展情況(差別為50百分點)。
- 相關分析表明,英語課與CAL課的課時置換與英語考試成績呈小效應值的負相關。
- 直接監測與學生成績呈正相關。
鑒於違反協定有可能減低計劃效用,有效監測是成功干預的重要因素之一。非政府組織CAL專案的成本效益分析表明,監測費為0.91美元/學生/年。
文獻來源:Mo, D., Bai, Y., Shi, Y., Abbey, C., Zhang, L., Rozelle, S., & Loyalka, P. (2020). Institutions, implementation, and program effectiveness: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valuation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https://doi.org/10.1016/j.jdeveco.2020.10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