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上的一份研究報告了於一項干預的成效,該計劃旨在提高幼稚園學生於第二語言(L2)學習中的一般語言技能(詞彙、語法、語言表達和理解)。
研究包括115名兒童(平均年齡=5.5歲),他們的第二語言是挪威語(L2),並在挪威上幼稚園。兒童被隨機分配到對照組(n=57)和干預組(n=58),干預組的學生在總共18週的時間裡參加了54次由幼兒園教師指導的課程(每週3次)。計劃針對的是一般語言技能,包括詞彙、語法和敘事方面的培訓,並且側重於表達性語言,而非接受性語言,因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對前者有更大需要。干預課節的設計使其困難程度適切幼童起始語言水準,包括指示教師調整他們與兒童的討論,並在必要時利用具體的活動和並而需時重複。結果顯示:
- 以自定的評量工具來評估在干預課程中直接教授的詞彙,第一次後測(效應值= +0.55)和七個月後的第二次後測(效應值= +0.45)中均發現了顯著的正面影響。
- 以標準化的評量工具來評估的表達性語言技能,第一次後測(效應值 = +0.55)和七個月後的測試(效應值 = +0.26)中皆有正面效果。
- 干預對接受性語言沒有效用。
從以上結果得出的建議:
- 提高第二語學習者在L2的表達性語言能力之干預計劃可在幼稚園中成功實施。
- L2 學習者可以從一般語言教學中受益,即使他們從低初始點開始。
- L2 學習者的一般語言干預應包括長期指導,以保持干預的效用。
文獻來源 (開放取用): Rogde, K., Melby-Lervåg, M., & Lervåg, A. (2016). Improving the General Language Skills of Second-Language Learners in Kindergart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9(sup1), 150–170. https://doi.org/10.1080/19345747.2016.117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