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成長性思維干預如何幫助學生?

「思維模式」或「內隱理論」是指關人類屬性(例如智力和情感)之可塑性的各種潛在信念。Huang 及團隊事最近進行了一項先導實驗,以檢示成長思維干預對學生的內隱智力理論、內在動機和學業成績的影響。作者把干預擴展以建立關於情緒可塑性的信念,以致學生能夠調節情緒,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這可能會加強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

從中國廣東省 2 個城市的 11 所中小學 48 個班級中招募學生報名參加該計劃。參與的學生被隨機分配到干預組或安慰劑對照組。最終樣本包括干預組的 194 名學生(平均年齡 = 11.3 歲)和對照組的 213 名學生(平均年齡 = 11.5 歲)。兩組分別進行了90分鐘內容不同的工作坊。兩組的工作坊都介紹了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然而只有干預組介紹了以下內容:

  • 說明人類大腦的可塑性,以灌輸學生可以提高智力的信念
  • 使用卡通人物介紹成長思維模式和固定思維模式,並討論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 將成長理論應用於情緒

相比之下,對照組的老師只教授大腦功能、不同區域和記憶策略。在控制了前測試分數、性別和年齡後,結果表明:

  • 干預顯著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成績 (效應值 = +0.08),但在英語 (效應值 = +0.05) 和中文 (效應值 = +0.04) 方面卻沒有顯著分別。
  • 干預增強了學生的內隱智力理論(效應值 = +0.37)和內在動機(效應值 = +0.16)。
  • 由於在數學成績中發現了正面效果,該研究進一步探索了當中潛在機制。中介分析的結果發現,良好數學成績的間接干預效應是通過他們的內在動機引發的,而不是通過他們的內隱智力理論引發的。換句話說,干預增強了他們的內在動機,繼而,更高的內隱動機與更高的數學分數相關。

儘管干預時間很短,對數學成績的影響很小,但該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實證,支持對中國學生實施成長思維相關的干預措施。

 

文獻來源:Huang, Z., Wei, X., Lu, R., & Shi, J. (2022). Whether and how can a growth mindset intervention help students in a non-western culture?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China.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2(7), 913–929. https://doi.org/10.1080/01443410.2022.2085669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