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的報告,六歲女童已經較傾向把男性聯想為學術能力高的人。研究亦指出,即使五至七歲女童比同齡男生相比,較傾向將女生聯想為成績表現良好,她們並不會把這些成就聯繫到天生的「聰穎」(“Brilliance”)上。
Lin Bian及其研究團隊對五至七歲的孩童進行了一系列測試,以探討性別定型(Gender stereotypes)對幼童對智能(Intellectual ability)觀念的影響,接受測試的男女生各佔一半。在首項測試中,研究團隊安排幼童閱讀一篇故事,當故事描述一位具有很高智能的人時,要求他們猜測該故事人物的性別。接著,研究團隊亦向幼童展示一些成年人的合照,有些是相同性別的成年人合照,亦有些是一男一女的合照,幼童需要指出他們認為那一位是有智能較高的人。最後,幼童要把一些物件及特質,比如說「機智」(“Being smart”),配對到男性及女性的照片上。
結果顯示五歲的女童與男童同樣地傾向將智能連繫到自身的性別上。然而,六歲及七歲的女童比男童較少出現這類聯想,當中只有48%的女童會認為自己的性別是「相當機智的」(Really, really smart),但卻有65% 的同齡男童會作出這樣的聯繫。
文獻來源:Bian, L., Leslie, S. J., & Cimpian, A. (2017). Gender stereotypes about intellectual ability emerge early and influence children’s interests. Science, 355(6323), 38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