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ang 和 Kisida 使用準實驗建立一個因果模型以評估小學教師教「專科化」的效果。作者比較了同一位教師作為「專科」老師一年及「非專科」老師一年的成效。這限制了納入研究的對象需於指定時間內既是專科教師(教授4個主要科目中的1或2個科目)又是通才教師(教授3或4個科目)(12%的數學教師和36.7%的語文教師符合此描述)。然而,鑒於印第安那州教育部的樣本相對較大,包含15,895名數學教師和17,102名語文教師,作者能夠使用該模型來估計與教師「專科化」相關的影響。結果如下:
- 與作為通才教師比較,數學專科老師教學時效果較低(效應值 = -0.04)。在專科教學第一年時效果更低(效應值 = -0.05)。
- 對過往未得到充分支援之學生,效果明顯下降。在數學方面,與白人學生相比,黑人學生和西班牙裔學生呈更大負面效果。
- 成績最低的25%學生也比成績最高25%學生同樣顯示更大的負面效果。
作者認為,「專科」形式更難維繫師生關難,這可能有助於解釋學生成績的差異。作者隨後得出結論,與通才化相比,教師「專科化」對學生沒有益處,並且似乎對某些學生群體更為不利。
文獻來源:Hwang, N., & Kisida, B. (2022). Spread Too Thin: The Effect of Specialization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016237372210843. https://doi.org/10.3102/0162373722108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