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進行了一項三年追蹤研究(Longitudinal study),探究中國內地高中學生在數學科的學業壓力(Academic stress)與學習動機(Academic motivation)之關係。學習動機仔細可分為三個部分: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和無動機(Amotivation)。其中,外在動機再分別從三方面審視︰認同調節(Identified regulation), 內攝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和外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
298位來自南京市區三所不同高中學校的高中一年級(香港學制中四)學生(平均年齡 = 16.46歲)參與了這項研究。研究於他們高中一年級時量度其學業壓力,於他們高中一年級及高中三年級(香港學制中六)時測量其學習動機。
研究發現,對中國內地高中生而言,高中一年級時的學業壓力呈負向預測他們當時的內在動機,但卻正向預測他們兩年後於高中三年級時的無動機。而學業壓力和外在動機之間,則沒有發現任何顯著性差別。
作者建議,中國內地高中學校的數學老師或可減少數學科課業量和測驗次數,從而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這樣將可有效提升學生對學習數學科的內在動機,及降低其無動機。
文獻來源:Liu, Y. (2015). 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stress and academic motivation.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