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學前時期的干預有效嗎?

於2003至2004年期間,一組研究人員於12個Head Start 計劃中進行了一個為期一年的社會情緒學習干預,當中涉及來自22個班級的192個兒童。此干預名為「Head Start REDI」,結合了PATHS (一個享負盛名的社會情緒學習干預 ) 和一個根據PATHS的社會情緒主題而行的日常互動閱讀計劃。干預組的老師會接受四天的訓練及每週輔導。至於對照組,研究人員招聘了另外13個Head Start 計劃的22 個班級 (共164個兒童)。

Karen Bierman 與她的團隊在8至10年後追蹤了這些兒童來估計干預的長遠影響。在原來的356個兒童當中,281個兒童(81%) 在此研究中重新接受評估。當年於干預期間為四歳的兒童,現在再重新接受評估,已經是小學七年至九年級。研究人員發現,當年參加過Head Start REDI計劃的兒童比對照組明顯較少操行問題 (ES = -0.20) 及情緒症狀 (ES = -0.25)。不過,兩組之間在過度活躍、專注力不足或同儕關係的問題上並沒有顯著的分別。

由於時間的流逝以致學生的流失量高,所以必須謹慎解讀是次調查結果。基於只能尋回78%的干預組兒童(共144兒童) 及88%的對照組兒童(共145兒童),兩組的流失量都存在着某程度的差異。不過, 兩組在兒童於四歳時第一次接受評估時的成效測量或人口特徵上均無明顯差別,而退出了的兒童及能追蹤得到的兒童, 除了在種族上以外,也不存在有意義的分別。總體來看,雖然有所保留,此研究證明了於學前教育時期給與兒童一個高質量及密集式的社會情緒學習干預,其成效有機會可持續至兒童的青少年前期。

 

文獻來源:
Bierman, K. L., Heinrichs, B.S., Welsh, J.A., & Nix, R. L. (2021). Reducing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in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with a preschool interven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8(4), 305-312.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