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高度焦慮會破壞青少年的同伴互動和學習成績,並可能增加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正向心理干預(PPI)可以預防精神疾病並增強心理健康。Kwok及其同事進行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了多成分正向心理干預(MPPI)是否會增強感恩和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從而減少青少年的焦慮並增加幸福感。
首先,從香港隨機抽取四所中學,當中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接受「醫院焦慮抑鬱」量表(HADS)評估其焦慮情況。其次,在根據HADS評分被釐定為焦慮者,一半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n = 46),另一半被分配到對照組(n = 46)。實驗組參加了為期7周的7節干預,重點是感恩意識和表達,評估和調節情緒的能力,以及制定保持感恩和情緒智力的計劃。該計劃進行了各種活動,例如遊戲,實驗練習,放鬆訓練,角色扮演,藝術等。對照組的學生如常上課。所有評量皆為自我報告問卷調查。
- 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結果表明,干預增強了感恩(ES=+0.87)、情緒商數(ES=+0.44)、主觀幸福感(ES=+0.47)和減少焦慮癥狀(ES=-0.46)。
- 中介分析發現干預通過減少焦慮,繼而提高情緒商數。感恩卻沒有扮演中介角色。
- 然而,通過增強感恩和情緒智力,干預提增加了主觀幸福感。
該研究提供了一些證據表明,MPPI計劃可以幫助調節青少年的情緒並減輕他們的焦慮癥狀。然而,作者提醒我們要謹慎解讀這些發現。不僅因為樣本量小,而且該研究也未能使用行動對照組來平衡實驗組中可能發生的安慰劑效應。此外 ,實驗組的學生知道他們參與了干預,因此可能在自我報告的問卷中更正面地評估自己。
文獻來源:Kwok, S. Y. C. L., Gu, M., & Tam, N. W. Y. (2022). A multiple component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to reduce anxiety and increase happiness in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gratitud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3(5), 2039–2058. https://doi.org/10.1007/s10902-021-0048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