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實證概述 Best Evidence in Brief

向學生問好,告別行為問題

一項由Clayton Cook及其研究團隊進行、發表於《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的小規模研究,檢視了「歡迎學生回校」(Positive Greetings at the Door)策略的效用。

研究於來自兩間位於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十個六年級至八年級(香港學制:中一至中三)的語言及數學班別進行,這些班別被辨識為低程度的「投入學習時間」(academic engaged time),以及高比率的「干擾及分心的行為」(disruptive and off-task behavior)。總共有203名學生參與研究,研究運用隨機化區組設計,把班別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

研究為干預組的教師提供「歡迎學生回校」策略的培訓及跟進的咨詢(策略包括以學生的姓名向他們打招呼、個別及集體地提醒學生能取得成功的行為、預備有結構的學習活動、及正面地肯定學生的守時行為)。對照組的教師被安排在同等時間中,互相交流他們現正實施的課室管理策略。研究運用「學生於學校的行為觀察」(Behavioral Observation of Students in Schools)工具評估學生個人及整班的行為。結果顯示在兩個月期間:

  • 投入學習的時間在對照組中相對穩定,在干預組中則有所提升(效應值 = +0.93)。
  • 干預組在「投入學習的時間」的提升相等於在上課的每一小時,增加額外12分鐘投入學習的行為。
  • 干擾的行為有相若程度的下降(效應值=-0.87)。

作者提醒本項研究的教師樣本不大,會減弱研究發現的概括性,而且研究聚焦於在學習投入及課堂管理實踐程度較低的班別,因此在其他班別未必可見類似的影響。

 

文獻來源:Cook, C. R., Fiat, A., Larson, M., Daikos, C., Slemrod, T., Holland, E. A., … Renshaw, T. (2018). Positive Greetings at the Door: Evaluation of a low-Cost, high-yield proa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y.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20(3), 149–159.

Leave a Comment

發表評論